葉子變黃缺什麼?5 分鐘分辨「缺鎂、缺鐵」並一次補足養分

葉子是否時常有有變黃的現象呢?讓我們來看看發生什麼事了

1 | 快速判讀黃化位置

缺鎂(Mg):老葉開始黃化,葉脈仍保持綠色,呈網狀花紋,黃化沿葉緣向內擴散。
缺鐵(Fe):新葉先變黃,葉脈同樣維持綠色,但整片葉肉呈均勻淺黃或近白色;老葉多半仍正常。

記憶口訣:鎂缺老葉、鐵缺新葉。

2 | 三步驟確認診斷

  1. 觀察分布:拍照比對上面的徵兆,先判斷是老葉還是新葉先黃。
  2. 測土壤 pH:pH > 7.5 易導致鐵鎖定;pH < 5.5 容易流失鎂。
  3. 排除病蟲害:若葉面有病斑或蟲咬痕,先治病蟲後再補肥,避免誤判。

3 | 一次補足養分的實務做法

項目 速效處理 長效預防 注意事項
缺鎂 使用硫酸鎂 葉面噴施,連續 2 次、間隔 7 天 每公頃追施 25–40 kg 硫酸鎂顆粒或苦土石灰 避免與高磷肥同槽混配,以免沉澱
缺鐵 使用 EDDHA/EDTA 螯合鐵 葉面噴施 沖施 3–5 kg/公頃顆粒型 EDDHA-Fe;或將 pH 調至 6.0–6.5 鹼性土應搭配灌酸化水,效果更持久

4 | 黃化三不原則

  • 不過量:鎂、鐵皆為微量/次量元素,濃度過高易灼傷葉片。
  • 不混亂:先解決 pH 與排水,再補肥;否則效果僅暫時。
  • 不忽視根系:搭配腐植酸或海藻萃取物,提升根群吸收率並活化微生物。

5 |  非因缺肥導致

       黃葉不一定都是因為缺肥,也有可能是因為:
             1. 病蟲害,會有其他病徵跟著出現
             2. 土壤水分過多、過少導致根系受損整株會垂垂的沒有活力
        所以請透過上述原因檢視自己的植株發生什麼事了唷!

 

改善黃葉商品:

硫酸鎂

 

特級補鐵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